字符跳动的星辰大海——东营市推进“优势产业+人工智能”工作纪实

    不重视数据的企业是难以立足的;

  不利用数据的产业是难以转型升级的。

  推动优势产业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是对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的有效贯彻和有力落实,是实现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高瞻远瞩提出将“优势产业+人工智能”作为“1+499”中的一项重点工作予以推进。

  石化产业智能工厂、智能园区加速建设,橡胶产业建成一批数字化车间,新材料、有色金属产业攻关电子材料,在全省率先开展市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培育、认定和扶持……赛道竞争,时不我待,在东营这座现代化产业之城,与“5+2+2”等优势产业紧密结合的字符正跳动出一片广袤的星辰大海。

/

  近年来,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为破解传统制造业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各地高歌猛进抢抓进入产业数字化的赛道机会,纷纷布局本地产业朝着更深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

  进入赛道需要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在2019年的全市“四项重点工作”和“九个三年行动计划”方案论证会上,市委书记李宽端在讲话中明确指出,实施“优势产业+人工智能”三年行动计划,是我市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人工智能一系列部署要求的实际行动,是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更是着眼长远发展的战略举措,目的是通过加快优势产业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实现传统产业提层次强实力、新兴产业快成长上规模,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驱动力。

  面对这一“着眼长远发展的战略举措”,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工作汇报,部署推进重点任务,为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提供了精准指导和强力支持,提出要突出重点、精准发力,用足用好上级政策,让企业成为“人工智能+”的主体,同时通过辅导报告、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加强对领导干部和企业家队伍的培训,掌握人工智能前沿知识,提升智能化升级改造的本领。

  “推动产业数字化,我们在省内算走在前列的。”7月30日上午,市工信局装备产业科科长刘星霞、市工信局互联网和信息化推进科科长贾小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优势产业+人工智能”三年行动计划是一个系统工程,每年都有不同的工作重点。2020年是第一年,重点任务是智能化知识的普及、智能化改造方法的宣传培训以及各项激励政策的制定。经过一年多努力效果显著,一个明显的转变是,2020年企业申报“优势产业+人工智能”重点项目是61个,而今年申报数目达到120多个。

  “为了促进市级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云帆’平台资源使用,今年对所有购置创新中心资源(软件类)的企业,我市将给予100%的补贴,单个企业补贴上限是30万元,明年补贴比例为90%。同时,在企业和中心达成合同的前提下,企业也可用政府提供的‘服务券’购买资源,这项政策直达企业用户端,解决了政策落地难的问题。”贾小龙介绍,今年4月份,为促进全市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我市出台《关于促进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六个方面14条激励措施,从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区创建、国家级双跨平台落地、行业级平台共建、企业级平台能力提升等多维度予以支持。

  无论从智能化改造还是支撑体系,无论是试点示范培育还是工业互联网发展,今年以来,我市在“优势产业+人工智能”领域的重点任务正在加速,相关扶持也全面跟进,各县区也按照主导产业“定制”了特色发展计划。

/

  “广饶县从2000年发展子午胎,应该说这是一个成长性非常好的行业。尤其这几年,无论是全钢胎还是半钢胎,国产化品牌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但是,这几年产业用工存在缺口以及国际轮胎质量标准的提高,加速了轮胎企业机器换人的技改进程。”7月27日上午,广饶县工信局党组成员、二级主任科员于军介绍,自“优势产业+人工智能”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广饶县从试点示范抓起,先后筛选43个项目进行重点推进,其中26个项目列入市智能制造重点项目;今年的技改项目中,广饶县有50%左右的项目为人工智能类项目。

/

  在橡胶轮胎产业方面,赛轮(东营)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于2020年投资3.5亿元建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性能半钢子午胎智能制造项目,今年又投资1.91亿元建设智能仓储(二期)和大容量智能密炼系统及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大胎网(山东)供应链有限公司与浙江物产欧泰签署合作协议,开辟了“轮胎之都”与“互联网之都”的联结,目前已在各主流电商平台设店60余家,同时二者还与山东大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卡车司机(山东)科技有限公司,将逐步打造“智慧供应链+智能制造+数字化营销”所构成的产业互联网体系;华盛集团与甲乙丙丁网合作销售“康斯创达”品牌乘用车轮胎,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

  逆袭无处不在。

  藉由以往被忽略的数据,如今,对走产业数字化之路有着清晰认知、掌握了其中先机的企业已尝到了改变带来的甜头,一只脚已经迈进了新的生产与管理模式的“星辰大海”。

/

  “今年我们主要是围绕进一步提升生产能力和制造水平来做改造。”7月27日下午,在山东宏盛橡胶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山东宏盛橡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军介绍着各类信息化、智能化应用。MES(制造执行管理系统)可实现生产过程中动态监控与统计分析,压延机、裁断机实现所有半制品在线监测,橡胶半部件实现在线实时参数统计并能改变原料传输的弯道弯度,密炼环节新上了能够避免人为操作失误的自动小料称量系统……通过IT(信息技术)与OT(操作技术)的融合,宏盛橡胶目前所有的技术改造项目其带来的效果是厂区生产效率提高率超过10%,劳动强度降低了30%,产品精度提高了20%以上,产品的合格率进一步提高,一次轮胎成品合格率达到99.98%。

  陈建军认为:“轮胎这个产业发展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逃不出传统行业的帽子。但,传统不是不创新,实际上很多企业都在持续创新,高能耗高污染的工艺已经在退出,现在做轮胎的工艺面临很大的机会。”

/

  “世界上所有的老油田只要采收率提高1%就可以满足全球两年的石油使用量。”8月5日上午,在位于东营高新区的德仕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展厅二楼,“全球生产指挥系统”的平台正在运行中。公司信息化办公室主任李宁介绍,这套系统涵盖数据统计分析、安全生产、地质油藏分析、在线方案制定等多个功能模块,实现了便捷、精准高效的油气田增产服务。得益于多年对“油田医院”的深入优化,德仕集团成为目前国内外拥有核心技术并且具有老油田增产改造综合能力的企业,目前,德仕业务已遍布全球近30个国家,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2个,公司产品和服务现已覆盖国内各大油田,并在亚洲、非洲、南美等十几个国家顺利开展了化学品销售、工程服务和区块综合承包等业务,在与国际油服巨头的竞争中均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不惟工业,我市的农业产业数字化也已经全面展开。

/

  “农业要腾飞发展需要有‘两翼’,其中一‘翼’是生物系统,另外一‘翼’就是信息系统。”8月2日上午,在东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与研究所研究员、中科山东东营地理研究院院长孙志刚打开示范区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演示着各种信息化手段加持下的农业管理。他指出:“产业数字化得有数据的获取。工业标品的数据容易获取,而农业数据的特点是,每个地块的数据都是各异的,数据非常复杂。为了更清晰全面获取各类数据,我们不仅需要通过信息化的手段给土地做‘CT扫描’,还要做‘抽血化验’。”

/

  通过“数字农业技术综合集成与应用示范”展板介绍,更能清晰理解孙志刚院长所做的这个形象比喻——什么地块适合种什么,每一地块的盐分墒情等数据、每一地块的承租情况乃至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分布及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都可一一掌握。可以说,科技赋能使示范区农业水土资源管理由“量”转“质”,实现了农业生产过程管理与效益评估,为生产空间布局规划与生产计划编制提供参考,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成为真正“了如指掌”“可视化”的片区。除此之外,区内正大(东营)猪业有限公司、“牧渔归”陆上海洋牧场项目、东营市阔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等都在积极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科学管理、研究与养殖。今年4月份,示范区成功通过省工信厅评估,获批“省级数字经济园区”。

  海科控股和垦利石化2个项目入选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德仕集团等6个企业和项目入选中国工业报2020“智造基石”优选榜单;5个项目入选省第二批5G试点示范;7个项目入选省第二批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名单,居全省第五位;8个软件产品入选省第五批首版次高端软件名单,居全省第三位,创我市历史新高;评选出东营市首批10大5G典型应用优秀案例……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面前,在产业数字化掀起一场革命的赛道上,我市“5+2+2”产业的头部企业、高新企业等率先突围,在同行业中表现抢眼,起到了较好的试点带动作用。那些跃跃欲试的潜行者,那些时时保持好奇心、保持敏感度的快跑者,或许就是下一个“换道超车”的逆袭者。

/

  “优势产业+人工智能”,关键一环是怎么“+”起来。这就涉及另一个方向:数字产业化。

  “实事求是地讲,我市信息技术软硬件企业相对体量较小,好在通过十余年的培育,一批智能化服务类企业已经成长起来。”刘星霞表示,根据第一年的经验,直接引入外地服务商来承接本地业务有“水土不服”的现象,效果不太理想。对此,我市今年进行了思路转换——

  按照“借智知名服务商——培育本地服务商——壮大本地服务商”三步走的步骤,今年我市着力推动服务商本土化,遴选本地服务商或市内市外企业组成的联合体13家,服务诊断项目120个,开展诊断对接培训26期,培训1600人次。举办云对接会,400人参加智能化绿色技改供需对接和诊断。组织5家省级化园区开展智能化技术培训,邀请省专家为东营港园区及5家企业开展现场诊断。通过诊断帮扶、政策引导,企业智能化改造积极性大幅提高,56个智能化项目申报今年第一批工业技改扶持、较去年增长107.4%,确定扶持项目29个、扶持资金1.17亿元。

/

  记者采访中,多家企业也表示,在推进智能化过程中,能够找到理解用户需求的服务商至关重要。“从5月份到现在,我们已与企业对接了40多次。”日前,山东胜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东营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总经理穆永平表示:“如果说前几年我市产业数字化主打企业级应用,那么现在‘云帆’平台指向的是行业级、特色级应用。这个平台实际上是‘前店后厂’,前端是软件超市,企业可选各类应用;后端就是我们打造一个供各类IT企业研发应用的生产环境,从而实现双向赋能。”今年6月份,市级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全面建成,线上“云帆”平台对外发布,线下展示中心对外开放,汇聚各类解决方案6大类50余个,合作及意向合作企业达30余家,成为我市工业互联网技术推广普及的新引擎。

  字符跳动,用数赋能,过去未去,但未来已来!

  一串串字符已经深度链接到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中,数据已经成为优化分配和使用资源的关键依据——无需再犹疑观望,无需再等待徘徊,因为,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记者 刘冬辉)

责任编辑:田召斌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