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东营非遗疙瘩汤节成功举办 共探东营菜与城市文化融合发展

  东营日报-东营网讯 7月11日下午,一场充满地域特色的美食盛宴如约而至——第二届东营非遗疙瘩汤节在尊客福大餐饮旗下的村长家新区店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与东营共绽放”为主题,汇聚了餐饮界、文化界、媒体界、文旅界等多领域的行业精英与企业顾客代表,众人齐聚一堂,围绕东营菜与城市文化融合的发展路径展开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探讨与交流。

  以特色为基,让东营菜故事更鲜活

  活动现场,村长家创始人代景国分享了举办此次活动的初衷。他表示,希望借助各界人士的智慧,为疙瘩汤新品研发和东营菜的长远发展注入全新思路。拥有30年餐饮从业经验的他,在经营“村长家”的 21 年间,逐渐确立了“做好东营菜,讲好东营故事”的初心。东营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黄河口特有的开凌梭、盐碱地小麦等食材,以及广大市民的鼎力支持,都让他更加坚定了传播东营独特魅力的决心。

  东营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东营区方志馆馆长王文勃对此深表赞同。他认为,东营拥有丰富的历史素材可供挖掘,既能依托本地特色食材,又能融入东营独特的文化内涵,通过食材与文化的深度结合,让东营的故事更加生动鲜活、更具感染力,助力东营菜在传承与发展中更好地承载和传播城市文化。

  中国烹饪大师、东营市烹饪协会黄河口饮食文化研究会主任、国家餐饮业一级评委魏正涛从烹饪传承与技艺的角度提出了见解:“厨师研发每一道菜品,都要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对故事怀揣理解与感情,带着情怀去创作。”

  美食作家、搜狐美食名博自媒体人齐桂芳则聚焦消费主力群体指出,年轻人更注重美食在时尚感、意境、环境及文化等精神层面的享受,追求“色香味形养” 俱全的菜品,东营菜的发展需要顺应这一时代趋势,打造出能够深入人心的作品。

  七款新品疙瘩汤,传统与创新交织的味觉盛宴

  东营菜与城市文化融合发展分享交流会结束后,到场嘉宾参与了村长家新品疙瘩汤的品鉴和投票环节。当白蛤疙瘩汤、山珍疙瘩汤、米酒疙瘩汤、酸汤疙瘩汤、酸白菜疙瘩汤等7款热气腾腾的疙瘩汤被端上桌时,据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整个房间,引得品鉴者们轮番试吃品评。有位嘉宾表示,每一款新品疙瘩汤都各具亮点,尤其是米酒疙瘩汤,“第一次尝到甜味疙瘩汤,十分惊艳”。

  经过投票总数的综合评定,东营白蛤疙瘩汤凭借诱人色泽与鲜美元气,与风味醇厚的山珍疙瘩汤同获17票,并列第一;颇具创意的米酒疙瘩汤以其独特口感收获了不俗人气,获得14票。

  据村长家的此次品鉴活动的负责人介绍,他们将依据最终投票结果,在本月推出前三名的疙瘩汤。“我们从第一届疙瘩汤节起就抱着共享共赢的想法,当时把东营大虾疙瘩汤的做法完整整理成《大虾疙瘩汤作业手册》,无偿分享给了东营的餐饮企业。”负责人表示,无论是分享配方还是举办赛事,都是希望能和同行一起把东营菜做得更出彩,让更多人尝到东营的味道。?

  此次第二届东营非遗疙瘩汤节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东营菜的创新发展搭建了交流平台,更让非遗疙瘩汤这一特色美食成为连接城市文化与大众生活的纽带。未来,随着更多融合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的菜品推出,东营菜有望在传承中焕发新活力,成为展现东营城市魅力的一张亮眼名片,吸引更多人走进东营、了解东营、爱上东营。

  (通讯员 商海涛)

责任编辑:田召斌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专题推荐